《自然》:微型机器人实现血管内精准给药,有望终结化疗副作用
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药物输送系统,通过磁场控制沙粒大小的微型机器人在血管中游动,将药物精确输送到病灶部位后自动溶解。这项刊登在《科学》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在猪和羊的动物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解决传统全身化疗带来的严重副作用问题提供了全新
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药物输送系统,通过磁场控制沙粒大小的微型机器人在血管中游动,将药物精确输送到病灶部位后自动溶解。这项刊登在《科学》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在猪和羊的动物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解决传统全身化疗带来的严重副作用问题提供了全新
河北的马女士,58岁,II期乳腺癌术后。采用多柔比星、环磷酰胺方案(每21天1次,共4周期)。首次化疗后,没有遵医嘱预防用药。第3天出现剧烈呕吐(每天8到10次),没有办法进食。自认为属于正常反应”,仅喝姜汤缓解。第5天因脱水、电解质紊乱急诊入院。
3疗结束后回到家,我真的被副作用折磨得不行。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肠胃又吐又拉,整个人都快虚脱了。那时候一想到后面还要化疗,心里就发怵,甚至后面都不想去了。